留学兔子姐姐我想写这篇文章很久了,一直没有找到时间,今天实在是复习的太累了,想着,提笔写个文字,和家长们聊聊天。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,家长们都爱说“教育是一项投资”,仿佛以此作为理由,就可以给孩子的教育,无节制的花钱。而各种培训班的课程老师,也不断以此忽悠家长,从你的口袋,到培训学校的口袋。
中国家长其实是最没有逻辑的,一方面说“教育是一项投资”,一方面又说“如果我孩子上了哈佛斯坦福,我砸锅卖铁也要供他去读”,中国人一方面以为“投资”就等于“花钱”,一方面,又对“金榜题名时”有着无限的超越经济价值的狂热信仰。
当我们终于明白“国有企业”也会下岗,医生的岗位也会“混乱而危险”,时间却一直没有改变我们对于教育的盲目理解。
说教育是一项投资,其核心三个个错误在于:(1)凡是投资,都是最讲经济回报的;(2)而投资,都是具备“相对的”市场价值,货币,就是用来比较两者的差别。(3)物化儿童。
第一,关注教育的“投资”概念,会使得家长更加功利的关注”教育结果“,和所谓的回报。而真正的教育,不是用数字衡量的。孩子用”免费“的时光,在公园里面玩泥巴,获得的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,以及多学会一个数学公式,到底什么是更好的教育过程?有一个故事是,一个孩子身体很差,爸爸送他去练习跆拳道,结果汇报演出的时候,爸爸看到孩子一次次被打倒在地,爬起来,又被打倒,爸爸觉得自己这个选择错了,很失望的对老师说”我的孩子果然是学不好跆拳道的","可是," 老师惊呼,“您难道没有看到,您孩子不管被打倒多少次,他都坚强的站起来么?” 一旦我们认为教育是项投资,我们就会关注,带来的结果,预设的回报,而教育最有价值的,从来不是那个证书,那些高薪的岗位,拿多少钱,而是,你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的改变,体悟,成长,成熟,责任,这些,都是“教育投资”这个错误概念下面的废品,却是真正教育的宝贵财富。
第二,把教育当成投资,会让父母加重攀比心态。因为中国父母本来就好面子爱攀比,就算是一个孩子做了高级理发师,家长也会觉得,没有隔壁小王家的公务员体面。我经常听人说“那个孩子还是杭外的呢,最后还不是去了个三本”,这个孩子还是留学回来的,还不是在民营企业混。大家都想知道,对方的孩子投资结果如何,不断的攀比。就好像有些人听到同事家里破财,反而会心里乐滋滋的,这种攀比的标准,是可怕的。不过这不怪家长,因为我们的教育,本来就是用分数来觉得一个人的优劣。我做留学和出国考试这些年,我一直都发现,教育家长理解,美国的人才选拔体系,比帮孩子申请难多了。家长永远会问“为什么那个孩子2000分就去了xxx,为什么我的孩子2100分却没有上”。因为家长习惯了,中国的高考思维,高考是什么?高考就是货币回报啊,高考让家长觉得,投资教育,获得分数=更好的学校,就如同我们投资企业,获得金钱=更好的物质生活。而投资股市,也是,希望别人都慢于市场,投资企业,也是希望别的企业能够干不过你的投资项目。所以这背后的逻辑,一脉相承。可惜,教育不是这么玩的,教育从来不应该用“货币和刻度”的体系来衡量,教育也从来不是一个你死我活的过程。教育不会因为你TOP30,他TOP20,决定你们的胜利与否。教育,本来就,根本不应该关乎胜利。
人生很多痛苦,就是来源于你知晓了别人钱多钱少。其实,别人多赚点钱,你的生活有屁变化?教育也是,小明考的再好,你孩子依旧有你孩子的出息。教育最可怕的是,用一套依赖他人评价的价值体系来自我评估,因为,评价体系一旦不可控,评价就会出现问题,就如同地基不稳,极其容易崩盘。
如果你不把教育当成投资,不要对比竞争结果,而是关注真实的教育目的“让一个人的人格更丰富,更完整,具备思维能力和独立精神”,这样虽然听起来有些模糊,但却真实坚挺的标准。你的教育,才会更有价值。
第三,金融学上,投资对象是死的,是一个企业,而投资者,是不参与企业管理的。他们往往把钱注入之后,就坐等受益,如果受益不好,他们随时准备撤资。每一个投资者,永远都是想着,我啥时候转移资金。而儿童不是,儿童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,而且,是一辈子的企业。对于儿童的教育,你不应该是投资者!其实远不如尝试管理者的心态,而且这种管理者,是同样经历”创业,成熟,放手"。
现在孩子最不缺什么,最不缺家长的钱!
现在孩子最缺什么,最缺陪伴!
有一天,我的教学主管忽然对我说“兔子校长,我发现,我的学生们都好可怜,他们有很高的零花钱,可是,他们有发自内心的孤独和寂寞,他们需要爱”
其实,真正的教育投资,不是你投进任何的金钱,而是,你作为父母,不忘初心。其实,你投入的金钱,在很多时候,放在教育的概念里面,就如同当年国民党的金圆券,一文不值。教育不是投资,是交流和互动。这种东西,和空气,水一样,不是花钱买的。
教育,是一个对世界有更丰富体悟的灵魂,帮助一个尚没有经验但无限潜能的个体,去感悟生命的过程。更是一个成熟个体,通过新生命反思自己局限性的过程,教育是一种互动,是一个灵魂通过另一个灵魂,既看到卑微,也看到伟大的过程。
请收起那句害人的话“教育是一种投资”,不如改成”教育,是一种帮助个体完成人生体悟的过程”此时的个体,既是孩子,更是父母。
留学兔子
牛津大学MBA
出生在海岛小镇玉环,求学在杭外,毕业香港中文的新闻学院。后就读牛津大学的MBA管理学硕士;伦敦教育局、英国文化大使馆“100位英伦校友”之一。现在随家人定居于浙江杭州。在教育行业执教5年时光,管过学校,做过校长,当过记者,教育女性观察者。
所授学生遍及北大,牛津,哥伦比亚大学,纽约大学,多伦多大学。喜欢年轻人,喜欢植物、气球和冰淇淋,感念,生命的每一段时光。
2016年,留学兔子和她的一位牛津学长,两位常青藤大学前任招生官,三位现任招生官,以及众多的大学生朋友们,创办了“棉心教育”和“留学兔子”两个微信平台,将继续为中国的很多留学家庭,送去第一手的留学资料。